.

陇县农民响应辛亥革命起义史实

公元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农历八月十九日,湖北省在同盟会领导人之一黄兴的组织发动下,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熊秉坤开枪发难。清湖北总督瑞澂,八镇统制张彪闻变先逃,起义军遂公推新军二十一混成协(旅)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湖北独立,成立革命党人领导的军政府。

这个革命的第一枪打响后,8月30日湖南响应。九月初一陕西新军中张钫、张云山、张凤翙等也连络哥老会,发动起义,响应革命,宣告陕西独立。清巡抚钱能训自杀未遂,革命军完全控制了省城。

局面一变,全省震动,革命的声浪很快传遍各县,陇县西关人王生义(哥老会党绰号白铁刀),和红帮大爷韩刚、吴正标(吴丑棒子),后沟人李老六、营沟人薛××,联络城内的民团团头,南门口人权永平,密谋起义夺城。约定于九月初八晚,王生义等率众由城外进攻,权永平在城内作内应,以烧房点火为号,内外一齐动手。但这种风声,为县城士绅朱正午、陈家驹侦知向当时的陇州知州孙传琦告密,孙就亲自上门拜访权永平,要他效忠朝廷,组织民团,保卫城池。并许下事平之后他将向巡抚保举,赏给顶戴花翎、破格提拔录用。

这个目不识丁,没有出过陇县县境的权永平,根本不知道民族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在孙知州的下驾拜访、封官许愿的收买下,高兴的忘其所以,因此初八晚,当西关王生义等点着西梢门及附近草房,呼喊围城时,权永平不但不接应开城,反而带领民团和官绅们一起守起城来。王等见权背约,就在城下大骂权永平背信弃义,韩刚并叫骂着:“若不把知州和富户朱正午、陈家驹吊下城来,就要烧城门,并点烧权家的水磨。”城上的知州孙传琦及士绅一伙都赶忙给权许愿打气说:“权团总不要害怕,就是他们烧了你的单轮磨,州上将给你修上双轮磨,你一定要把城守住。”王、韩等当真就把权的水磨给烧了。同时把芦席捆子浇上油放在城门洞烧城门。但因城上守城民团也在上面向城门灌水,城门终没有被烧坏攻开。

起义群众大都是城乡农民,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拿的武器又都是些锄头棍棒,攻打半夜,城攻不下,就自动撤退。以后西关流传着两句顺口溜:“西关有个白铁刀,城门楼子放火烧”及“白铁刀,烧西关,火光照红半边天”就是记这次起义事件的。

九月初九,地方官绅紧急地扩充民团,组织武装,进行镇压,并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委派平日与帮会有关系的西关人石晶波(石宝莹)为民团总团总,分化起义群众,诱骗他们接受官方的“招抚”。起义者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就更泄了气,失掉领导重心,所以,这次攻城,第一次遭受挫败,即形动摇,经不起官方的威胁利诱,失去继续斗争的信心。结果,参加起义的革命军大部分被收编为民团,反而倒向反革命。即使少数较坚定点的也因迫于形势,只得暂时躲避起来。可是起义的行动还在继续。继初八起义发动之后,陇县各乡镇的帮会组织贫苦农民,又发起连绵不断地暴动。

如:西关起义的第二天——即初九晚上,南原一带的农民,聚集了五六百人,掮上大刀、斧头、锚竿儿,打着灯笼火把,拥至西南城下,攻打县城。因民团防守严密,终未攻克,到天明撤退。

初十晚上,有小沟农民百余人,由农民王家驹率领,前来围城。到西关天庆观附近与民团交锋,王家驹等三人被捕,余众败退。

十三日,新街镇帮会首领李占彪、何福顺、白露露等,集合当地农民二百多人,占据了新街镇。因起事者成员复杂,纪律不好,曾发生当地士绅李虎丞家被抢劫事件,被李联络了些人把李占彪等撵走。因白露露奸污妇女,参加起义的都憎恨他败坏革命的名声,就把他杀死,并毁其尸体。

十五日,关山帮会首领邹占清、李国祯、袁树德三人,又聚集当地农民数十人,在关帝庙聚会结盟,准备起义,被曹段峡民团团总张仁五、曹希彬率部包围,起事者十余人惨遭杀害。邹占清等三人捕送县城,孙知州下令,团总权永平监刑,把邹占清等三人杀于州衙大堂前东面的水井旁,人头挂城门示众。(邹、袁是外省人,李国祯是本县人,县衙原先计划将邹等在东门外行刑,因听到革命党要劫杀场,所以杀于县衙前。)

另外杜阳、八渡、咸宜关、固关、赤沙、香泉等地都先后发生农民起义。但都遭到当地民团的镇压,次第失败。农民暴动发生后,有些地富之家被劫扰。上南区渭河两岸的天主教徒,常有借外国人势力欺压农民的。因此农民暴动起来,有的坏教徒也被杀死。这也不算是过火行动,但官府却拿这作为攻击革命的材料,愚弄群众,号召保乡自卫。

暴动不断的发生。州衙门和地方士绅,加紧了扩编民团,加强防守城镇,镇压起义的防范工作。县城规定每户出一壮丁编入民团,守城是12个人为一组,看守10个城垛,划定地段,搭棚驻扎防守。城上放置滚木炮石,入夜灯火环绕,梆声不绝,彻夜守卫。白天,城门口开1个小缝,团丁枪矛交叉于上,人从枪下过,以防突变。各乡杀害了起义者,将人头悬挂于四城门及街头巷口,用以示众。防守可谓很严密。除了军事镇压,官绅们更施小恩小惠,公私都放粮赈济,拉拢群众,缓和斗争。

动荡的局面持续了十多天。农历九月十七日,陕西起义的新军西路节度使吴澄宗所部七标三营和七营部队开达沙岗子,城内秩序大乱,晁家坡人曹子海带领群众冲入州衙,夺走知州大印。知州孙传琦慌忙脱掉官服出城迎接。该部共约一千多人,当天陆续全部到达。二十三日,又有西安开来一个营进驻陇县。九月二十四日,新军一部开赴华亭,一部开赴清水。但未出县境,即与由甘援陕的清军甘肃部队接触,在平头原发生战斗,新军失利撤回县城。新军在这次战斗中曾得到起义群众的支持。如陇县红枪会首领杨禄,自告奋勇给新军带路。王生义之侄王遵礼,用他家骡子给新军运输弹药。后两人均在这次战斗中被俘牺牲。

农历十月初一,守城新军杨春华营与清军又在西关和北河滩一带发生激战,新军因处势孤立,投入战斗不久,即撤回县城,于当夜撤回凤翔,靠近主力部队。第二天清军入城,孙传琦又穿着官服迎接清军。权永平也随同迎接。权很受清军副将崔正午②的夸奖,就更加为清王朝卖力,派团勇四出,搜捕起义人员。曾匿居乡下,首先在西关发动起义的王生义、吴丑棒,就在这时被捕到为权杀害。

这时,新军主力和清军主力都向凤翔集结,准备会战。陇县只留清军一营守城,其余全部开赴凤翔柳林镇一带待命。清军的补给,全仰给于千陇。因之,陇县至凤翔的大道,兵车连接,络绎不绝。不久会战开始。年的年节来临,但因为战事市面萧条,州衙发布告示禁止张贴对联、放炮、敲锣打鼓,这年的年节就非常冷清的度过了。

年正月底,会战还未结束,双方还在对峙中,革命党与清政府南北会谈,和议忽告成功,满清皇帝退位,自甘入陕的清军,并始向甘肃撤退。正月二十八撤退的清军过境,孙传琦带上权永平为他保驾,随甘军而去。革命党的新军西路经略使陈滋生带领3个营进驻陇县。新任的知州李士清也随军抵防。至此,陇州正式光复,统治中国年的满清王朝,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君主统治从此也宣告结束,中华民国由翌年纪元。(韩刚被迫逃亡,后来出了家做了道士,声称“我没家室,一定要和权永平斗到底。”)

作者◇王守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