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岁男子摆摊修鞋16年,每月辛苦赚30

“咱也没有别的手艺,只能干这种粗活养家糊口。”12月5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桥南中滩路东口摆修鞋摊的冯永杰这样说。16年来,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不管刮风下雨,冯永杰每天都会坚持出摊设点,让自己的老顾主都能得到他的服务。如今冯永杰已经成为中滩路一带非常有名的修鞋“老司机”,别看他没有自己的店面,一个小小的方寸之地,一台简单陈旧的工作台,他却开始了多种经营,从修鞋到配钥匙,从修自行车到修雨伞,凡是老百姓都需要维修的东西,他都能凭借自己微不足道的技术,让他们心满意足的得到服务。也用自己每天辛苦挣来的多元收入,支撑起一个五口之家。冯永杰是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冯家塬村的一个农民,今年42岁。由于家庭困难,初中毕业后他就萌生了学技术赚钱的单纯想法,只身一人来到陕西省渭南市的一个烹饪技术学校学习厨师手艺。在学校里,冯永杰是出了名的“厨师界未来大师”,每次上课,他都会认真听讲,下课后,又会仔细揣摩老师的讲课,不断思索和总结,所以他的成绩总是全班最好的。练刀工切土豆丝,他切得又细又快,让同学们很惊讶。翻炒锅他做的稳健有力,动作标准,同学们纷纷点赞。坚持的努力是成功的基础,也成为冯永杰在厨艺界打拼的座右铭。两年的烹饪学习生涯很快结束,在学校的推荐下,冯永杰正式跨进了社会,成为河南焦作一家饭店的见习厨师。这是他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所以他特别珍惜,希望自己在这里学到更多的美食厨艺。就在他准备大干一番时,这家饭店的老板却因为债务问题而关闭饭店。这件事对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冯永杰来说,是一件打击很多的事情。就在他准备收拾行囊,回老家发展之际。一个曾经和他一起在烹饪学校学习的同学邀请他去贵阳工作,做一家饭店的面食小工。年,在贵阳工作了2年,冯永杰省吃俭用积攒了1万多元。在外面的2年时间,他很多少回家,现在手里有了这点积蓄,他可以用这点钱在老家做点生意,多赚一些钱。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冯永杰辞了贵阳饭店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在宝鸡市经二路东段汽车站附近盘了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小面馆,经营起了面馆生意。生意比他当初想象的要难做的多,一年下来,不但没有赚钱,而且还赔进去一些本钱。他很快把面馆低价转让给别人。面馆无法经营,自己又没有别的手艺,加之家庭困难,没有任何基础,冯永杰面对未来,感觉已经渺茫。就在他感觉事业毫无希望的时候,父亲和他做了一次深入沟通,让他踏踏实实先去摆个修鞋摊,这门生意对手艺要求不高,人人都要穿鞋,人人每天都要走路,修修补补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城市里这么多人,还怕没有生意。在父亲的引导下,冯永杰没有去饭店打工,而是干起修鞋子的事情。年,他的修鞋摊在中滩路上正式开业。没有门店,没有雇佣员工,靠自己的手艺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冯永杰的修鞋摊开业以后,生意还一直不错,每天基本上都会有元左右的收入,每个月下来,差不多有个元的收入。年冯永杰在自己摆摊不远的小区,按揭了一套二手房,把父母从老家接到城市,让年迈的父母离自己和自己一家三口住在一起,自己好好尽尽孝道。这几年,穿皮鞋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喜欢穿旅游鞋,所以修鞋的生意也大不如以前。为了生存,他只好做起了配钥匙、修自行车等事情,想着多干一个行当,就会多一份收入。从去年到今年,冯永杰的生意收入每天维持在元左右,每月也只能挣个元左右。他虽然觉得收入减少了很多,但现在大家都一个样子,啥都不好干。所以面对现状,他还是笑呵呵的那句话:“咱没别的手艺,别的干不了,只能干这个,现在一家五口,父母身体还好,没啥压力。咱不干这个,附近群众想修鞋了找谁去?我感觉很满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