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关于什么?
战争、宗教、父子、灵魂救赎、种族与性别歧视、忠诚与背叛、发达与落后、人性的卑贱与伟大……
这些意象不断地在残酷的故事叙述中呈现,一次又一次给我心灵的暴击。每一次以为角色的痛苦终于要消失时,紧接着又一轮新的更大的痛苦袭来,看得我无比揪心。故事用阿米尔的成长,串联起阿富汗战争给他的故乡喀布尔带来的沧桑巨变,借助阿米尔的眼睛呈现了饱经战争风霜的喀布尔底层人民在战争中的生存困境。
《追风筝的人》电影封面
士兵与哈桑交谈
描写战争有很多方式,以往我们大多看到以英雄为主角的战争故事,战争下烽火燃烧的城市只是为凸显英雄高大的模糊意象而已。虽然知道战争中受苦的终究是普通百姓,但具体怎样我们无法感知。然而当一个个带着硝烟味儿的场景通过阿米尔的眼睛表现出来时,原本空洞虚无的“残酷”,就被一个个真实的意象填满且有了具体的含义,真实又惨烈。命如草介,人尸喂狗,屠杀异族人,大学教授沦落为乞丐,瘸腿的人出售自己的假腿换一点点钱,挨饿更是常态……
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幅员辽阔,宁静祥和,远离炮火喧嚣的人们担心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得更好。富人的花园别墅,使阿米尔在喀布尔的房子“看起来像是仆人住的”。
昨日的喀布什和今日的美利坚,都和正在战争下的喀布什构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强烈对比,对战争残酷无情的揭露更是显而易见。然而,最令人压抑的还是战争下孩子的遭遇。
阿米尔与哈桑一起读书
“在战争中,父亲像食物一样短缺。”比起恤孤院里的孤儿,能够和父母亲人在一起挨饿的孩子,已经算是幸福的。为了保护更多的孩子,恤孤院的负责人甚至不得不满足恐怖组织每周带走一两个孩子的变态要求,然后再在良心的谴责下用这肮脏的钱,喂饱幸运留下来的其他孩子。
套用《鼠疫》中神甫的一句话,“人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孩子的痛苦和与痛苦俱来的恐怖更严重。”染上鼠疫、在战争中受到非人的待遇,这种事本就不该发生,但不可避免地总有一些孩子成为战争的炮灰,这样的荒谬让旁观者痛苦而又无能为力。
有人说,相较于《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更加贴近真实的阿富汗,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无可反驳又有些残酷的事实。当我们忘掉那只美好的蓝色风筝,把目光投在土地上拼命奔跑的人,于是曾经染着的金边的外壳被一点点剥离,只剩下面目全非、横尸遍野的残忍。
欢声笑语的人群
就好像天空中高远而不可及的漂亮蓝色风筝,书中的故事也只是属于少数人的,至少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还能有新的生活,但更多的人却永远埋葬在了大陆心脏的黄土中。
阿富汗,这个国家也曾繁衍出灿烂的文化,繁盛如花纹、艳丽繁杂、缀满长长流苏的波斯地毯……但现在仅存的,不过是残破败残存的文物和战争的残骸。
看完书后,联想至最近的俄乌战争。以往只会觉得这是一场遥远的异国战争,现在脑海中代替空洞“战争”二字的是,书中描写的阿富汗惨遭袭击下流离失所、仓皇逃难的平民。昨日阿富汗,变成了今天的乌克兰。
电影宣传海报
很幸运,我们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一场战争,只能透过书本和电影来感知战争的残酷,而这也提醒了我们,世界并不和平,还有些地方的人民深陷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能够在霓虹灯下欢声笑语,只不过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有人正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受难者,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老人失去了孩子,长官失去了士兵,国家失去了土地和人民,所有人都是受难者。对很多身处战争中的普通人来说,战争往往是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而当广播和报纸宣称战争结束时,对他们而言,战争却仍在继续:因为战争从来就不仅仅是带走了死者的生命,也吸走了幸存者的魂灵。他们在战争中所受到的创伤和痛苦仍然伴随着他们,那场战争并没有就此了结。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人民愤慨战争,但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到来。没有人真正喜欢战争。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控诉战争;华沙之跪,站起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甘地以和平包容暴力……“从呼喊的深渊中,从一切憎恨的深渊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这本书让人们更加认清了战争的本质与和平的珍贵。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战事都会结束,枪炮会锈蚀,绿草会再次生长,所以战争的痕迹都不复存在,这片土地会自己慢慢痊愈,像所有其他伤痛一样。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尚待书写。有幸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温暖灿烂的阳光;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都有“愿以存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华夏”的坚定信仰。跨越千百年,在饮满风霜的先烈注视下,我们祈福:硝烟散尽,灯火长明,愿以安享,岁岁平安。
End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