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陇县地名故事玉皇阁

古庙宇多处有玉皇阁,这里所述的玉皇阁,为古陇州城西关巴扎巷南口之东的玉皇阁。

闫阁老太傅公营建玉皇宝阁,乃以报其当年福佑全军将士之德也。

阁建于州城西之街北,后曾为城关镇政府所在地。其布局:大殿三间半(半间为过道)玉皇神像端坐宝阁之内,金童玉女与护法神各立其侧,文武班神各坐于东西,名人书画巧布于殿壁。宝鼎钟鼓之设,预使声烟而达于帝廷。其殿堂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造型宏伟而精巧。大殿前后东西厢房各两座,共十二间,每间宽八丈九尺六,长十余丈。与钟鼓楼、小花园连接。新房四间,过道一间与厢房出租,租金做祭祀开支。

据闫谱记载,当年太傅公行军西南方苗族地区,粮饷将尽,兵援无继,将士忍饥而坚守营寨。闫尚书公设坛祭告玉皇上帝:“福佑全军,安抚收功而克敌制胜,其大德永报之。”祭罢,风雨骤至,敌攻势减缓。随后则有乡民数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行至军前,叩营求见统帅。公即以礼恭迎厚待之,相叙良久。急传儒(公长子)进见,命先拜过乡亲,即密令率虎贲三千,饱餐,携长戈箭矢,挂刀剑,顶风冒雨,从乡老引导,涉险捷之径,奇袭酋寨,以备来日迎大军。

中军传众将集于帐下,公曰:“诸将背井离乡,别妻离子,奉旨万里,身人疫瘴之地平叛,本想旗开得胜,一举成功与国家,孰知异地气候无常,伤于病虫者无算,地理不熟,为抚民遭伏击牺牲者更惨。酋长纵民叛乱,视明皇如寇仇。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利我军。幸采用优抚之策,边民大半已受其感化而悦服矣。然乱酋胁众以再进攻,我军以礼节退至于此。目下军中乏粮,援军不至,焉可坐而待毙乎?故请诸将献良策以解燃眉之急。”

诸将齐曰:“男儿立志报国,今适其时,明公下令,我等万死不辞。

”公曰:“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某已令儒率精兵奇袭酋巢矣。来日拂晓当下,午时备迎诸将会餐于此。”群情激奋,诸将纷纷求战曰:“愿公明示之。”公曰:“骄兵必败,数月来敌乘我优抚而狂暴,虽为大计,一味忍之亦难收全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今令出三章:初更,诸将所部用完战饭,二更,各按方位潜人敌营周围埋伏,三更,闻号炮声奋勇重创敌营,建功疆场。俘其敌为上功,格杀者为下功力;杀降兵,贪其物者斩。除此,破敌营后,骑兵,人不解甲,马不离鞍,从大道飞抵酋寨以接应奇袭部队,步卒抄近路,午前赶到酋察会齐。以此与诸将商议。”诸将皆曰:“谨受命。”公曰:“有功者奖,无功者罚,违令者斩。”公素严明纲介,所部肃然。故诸将闻令即退下,各依令而行。

诸将互勉之曰:“明公无私无畏,已命其子踏险奇袭,我等焉能贪生怕死?如今,军情险恶,退则死,进则生,报国当在此时。”于是诸将奋发,士气高昂,军威大振。

果如公言,敌在醉梦中被绑俘之。全军奋起直追逃散之敌,准时会师于酋寨,而共进午餐。遂乘胜破敌数十寨,则出榜安民,久驻屯垦,以京华之文明,先进之耕耘等策而教化之。

闫儒率虎贲三千者,儒号醇庵,太傅公之长子也。其墓碑载:“锦、衣侍马,以功。”敬皇帝锡:宫保公衣钞授锦衣百步。于是人称:宫保公忠略,而嘉君勇敢园.

虎贲(音笨),勇士之称。官名,皇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汉有虎贲中郎官。

清嘉庆十八年()闫焕章《闫氏世谱》载:“玉皇阁,陇州西关玉皇阁,后殿三间,乾隆六十年()重修。前街房四间,通道一间,院内东厦房四间,西厦房四间。白莲教焚烧之后,于嘉庆十四年()重修,后有闲地一段,约有三分半。”推测玉皇阁始建于八腊庙同期或稍后。

来源:《陇县地名故事》

主编:宋江平

编辑:卢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