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宝鸡日报
本报讯充满童趣的海洋主题活动室,每个孩子的全家福、日常活动剪影被贴成了一面照片墙;室外活动场地的墙上绘制着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全景图……近日,记者走进千阳县草碧镇董坊村、南寨镇闫家村、崔家头镇赵家塬村的“农村儿童成长家园”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唱歌、跳舞、阅读、练习书法,过得快乐而又充实。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备受社会 “各个‘农村儿童成长家园’还会不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志愿者、文化能人、乡贤达人,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分时间段开展有趣的活动。”千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草碧镇董坊村聘请专人为10岁到12岁留守儿童编排了“八打棍”,让孩子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张家塬镇中心社区把活动分成了手工制作、竹竿舞、歌唱、国学等,孩子们可以根据各自喜好参加不同小组的活动;南寨镇闫家村每周三会推出“亲情聊天室”让孩子们和父母视频通话,并邀请心理咨询人员和孩子们谈心,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事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如今,千阳县村组闲置资源被重新整合利用,发挥了更大效能,原本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也有了“新家”,爱有所依、困有所帮、学有所教、托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千阳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