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个,微胖,一口湖南味的普通话,一脸青春阳光的笑容,这是宝鸡市司法局驻千阳县高崖镇坪上村第一书记——李艳三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土生土长的湖南小伙子,部队转业后毅然来到一个偏僻小山村,用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俯下身子扎根基层,为民解忧,一件件、一桩桩真情帮扶的事迹如涓涓细流温暖着坪上村百姓的心田。(“铆”住农忙间隙,李艳三与贫困户促膝交谈)李艳三按照市司法局的安排,带着爱心企业捐赠的物资来到村里报到。报到当天,他就拿着笔记本,开始走村访户,一家一家的熟悉民情,驻村以来,他走访群众多户,鞋子、袜子都跑坏了几双,但也换来了群众们的熟悉和信任。坪上村是个山沟村,位于千阳县北部深山区,距县城62公里,山大沟深路难行,77户贫困户人中,大多数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对于李艳三来说,首先要克服的是出行关、语言关和饮食关。妻子在市区上班,孩子小需要人照顾,他只能每周末花费将近三个多小时时间,多次倒车回家一次,妻子心疼他,提出让孩子先上托管班,将他的转业费拿出来买辆车,减少来回的折腾。李艳三知道,要驻村,先得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把村民看作自家人,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家事。村里多是老人,大多不会讲普通话,平常交流自然是本地方言,这可把李艳三难住了。李艳三只能在入户走访,和村民聊天中,仔细听村民怎么说;同时,他在电脑、手机《方言学习吧》网站上突击学习练习,慢慢的他也能说上几句湖南味的陕西话了。习惯了村里的生活,李艳三也在驻村期间摸索出了一套“两走一送”的工作法,即:走近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收入情况,动员贫困劳动力发展致富项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走到贫困户心里交朋友拉家常,了解贫困户想法,因户施策,共同探讨制定脱贫计划;送实惠,送扶贫优惠政策,让每个贫困家庭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大礼包”,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前几年,镇党委向县上反映镇辖区内东面三个村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一年四季人畜同饮河沟不合格的水,导致村里人因饮水问题而犯类似“大骨头”的地方病。群众事,无小事。李艳三详细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县水利局联系对接,投资万元的东三村集中供水工程顺利完成,彻底解决了村民饮不合格水的历史问题。坪上村陈老汉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发出感叹:“现在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饮用水安全的问题,并且每家每户院子都有自来水,足不出院便可以提到水啦!”李艳三深知,精准扶贫,要瞄准靶心,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年建成肉羊养殖项目的基础上,他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30万元,建成了立方米青贮窖项目和湖羊养殖饲草储备;争取扶贫资金56万元,建成湖羊养殖场附属设施立方米青贮窖一座、干草棚一座、扩建羊舍平方米;协调解决资金28.8万元,为村合作社购买玉米饲料青贮机械一台,解决了湖羊养殖场的饲料青贮问题,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坪上村环山,森林覆盖率高,非常适合种植花椒,村民也有种植花椒的基础,但原来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李艳三便组织村党员、种植户赴凤县实地考察学习,协调市农业农村局给予以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申请各种扶贫资金60多万元,大力发展有机玉米种植、核桃等种植项目;通过深度贫困村财政专项资金搭载收益扶贫项目,注资万元发展龙头企业海升公司苹果产业。在他的带领下,养殖、种植等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截止目前,村经济发展合作社已经实现收入23万元,在年全县65个行政村中,坪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名列全县第7名。李艳三不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还得到了高崖镇党委班子的肯定。镇党委副书记张龙这样评价他,“李艳三是我们第一书记队伍里的标杆!”对村情、户情能做到“一口清”,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抓村集体经济,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整个扶贫队伍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来源:西部之声
编辑:xb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