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迎
在人们的想象中,古代县城的城门一定是高大上,两扇沉重的木门,布满了大大的铁钉,门的上面,可能书写或者雕刻着县城或者城门的名字,再上面,一定是高大的城楼。
现在保留的古代县城屈指可数。平遥古城是现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从图片上看,城门底宽大约三四米,通过一辆小汽车足足有余。古代的千阳县城城门到底有多大,县志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幸运的是,在一首诗歌中,我们得知了元朝时千阳县城城门的大小,实在是难能可贵。
王沂是元朝延佑二年()的进士,历任临淮县(今江苏省泗洪县)县尹(县长)、嵩州(治所在今洛阳市伊阳县)同知(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国子学博士、翰林院待制、礼部尚书,主持过科举考试,主编过辽国、金国、宋朝的史书。大约在至正(-)年间三四月,他从四川北上,路过千阳,写了一首诗歌叫《千阳县》:千阳县门仅容驼,千阳县厅垂绿莎。春归蜀道海棠尽,地近陇山鹦鹉多。饮涧居氓羞汝瘿,负盐游子和秦歌。回看来时天际路,万叠岚光海涌波。
那时候的千阳县城,在今天冯坊河桥以西五十步。他的这首诗歌,就像一个视频,完整的记录了他眼中的情景:千阳县城门只能进去一个骆驼,千阳县衙门的办公房屋爬满了绿色的莎(Suō)草。春天我从四川归来,海棠花已经败落,陇山上有很多的鹦鹉。吃泉水的农民脖子上长了瘿疙瘩,见了外面来的人感到十分害羞,贩盐商人一路唱着秦腔。回头凝望走过的山路,雾气缭绕如同大海汹涌的波涛。
从这首诗歌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千阳十分贫穷,县城很小,城门没有今天农民家里的院门大。因为缺碘,很多的农民脖子上长着大大的瘿疙瘩。景色还是不错的,县衙门有很好的植被,莎草爬满了房屋,陇山道路崎岖,阳光穿过云雾,如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年六月二十五日夜,突发暴雨,这座县城被冲毁,千阳知县(县长)洪洞人张涵,儒学教谕(县办儒学校长)张相和城内大量居民淹死。嘉靖二十七年()正月,朝廷派四川省西充县举人斯民表来到千阳任知县。在他的主持下,在现在县城的地址上修起了新县城。嘉靖二十八年()正月初一,举行了千阳县新县城落成典礼。
新县城为四等县城,周长3里,城墙为土筑,上面为砖垛,高二丈六尺,城壕深宽丈许,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南北两门堵塞未开,东西向有两条街,即今之启文巷、东大街,县城内南北向有五条巷子,即西城巷(今什坊街北段部分)、药王洞巷、水桥巷、雪白巷、东城巷。显然,明朝新修的县城比元朝的县城大多了,城门也比以往宽了许多。
无独有偶,康熙三十五年(年)二月初三,户部左侍郎王士祯,奉命从北京出发,到陕西祭祀西岳华山、西镇吴山。三月二十六日王士祯来到千阳县。第二天,他也写了一首名为《千阳县》的诗歌:晚上千阳阁,远山横翠眉,川长连陇首,城古枕隃麋。太尉千秋笏,韦郎七字诗,不胜怀古意,羌笛暮休吹。这首诗与王沂的《千阳县》写作时间相差多年。两人同为朝廷要员,因为看到的情况不同,心情不同,感受不同,写成的诗歌大相径庭。王沂主要写了千阳的苦,人很苦,景色倒也不错。王士祯主要写了千阳的美,人美,景也美。王士祯的《千阳县》流传得更广一些。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千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脖子上的瘿疙瘩早已成为了历史。县城大面积扩张。特别是近年来,县城西扩南移,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景色优美,功能完备,成为宝鸡最美的县城之一。今昔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能阻止。被洪水冲毁的元朝和明朝早期的县城所在地,成为了今天千阳县环保新材料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新县城通过冯坊河桥与元朝、明朝早期的老县城连为了一体。
重读王沂的《千阳县》诗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千阳已经不需要城门了,有一百一千匹骆驼,都可以进到千阳县城来。
作者/来源:王大本说千阳历史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