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镇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54公里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人。照金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振兴发展。
今年以来,照金镇抢抓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机遇,全面实施“文旅产业提档、乡村振兴提速、民生福祉提标、生态建设提质、治理效能提高”五大工程,依托照金红色资源,巩固提升已建成的“五个一”特色产业,聚力打造集红色教育、生态康养、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新业态,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实现全镇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
强堡垒,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全镇上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完成了新一届“两委”换届工作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轮换工作,以“形成一个好规划、建好一个好班子、找准一条发展路径、教会一套新方法、办成一批实在事、化解一批矛盾”为基本准则,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围绕“党建+”把党的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实施“党建+好产业”,充分发挥党组织统领经济发展的优势,持续深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产业党建示范点,促进党建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做强做优艾草、连翘茶、肉羊、蘑菇等产业,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
固成果,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在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做好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照金镇印发了《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监测谁”“监测啥”“咋监测”“如何帮”等问题。成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班,扎实推进并指导各村开展工作,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摸排、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实现了风险摸排网格化和监测预警信息化,进一步健全了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了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巩固提升“五个一”产业。在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的同时,重点突出做好“五个一”产业(一座光伏电站、一个规模化养殖场、一个规范化种植示范区、一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一个社区扶贫工厂)的巩固提升,由各包村总队长牵头,将四支队伍人员镶嵌在每一个产业上,切实把责任压实在每个人的肩上,在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附加值上下功夫,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抓重点,夯实乡村振兴“硬底盘”。红色是照金的灵魂,红色文化是照金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近年来,照金镇抢抓机遇,充分运用和保护薛家寨、红军洞、陈家坡等革命旧址,建设照金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和照金干部教育基地,打造有红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美丽小镇,吸引干部群众到照金追寻革命遗迹、接受红色教育,形成了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红色文化引领照金旅游“红”了起来,同步带动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群众收入的快速提升,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
基层堡垒越夯越实。年年初,照金镇高质量完成9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班子平均年龄46岁,比上届降低了3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10名,同比提高6.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3名,同比提高3.2%,整体达到了“一降一升一优”的预期目标,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严肃驻村纪律,明确职责任务,定期派发工作任务清单,确保驻村工作队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撤、干劲不减,为全镇乡村振兴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产业发展越来越旺。随着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饮食服务业、手工艺品制造业、休闲农业、养生保健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解决当地及周边沿线余人就业,镇区及周边沿线余人创业,群众收入不断攀升;各地来照金镇旅游研学人数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幅,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亿元。在照金红色商业街区,群众依托红色故事开发出“红军菜”“忆苦饭”等,开饭店旅馆、景区打工,足不出村,年人均可以挣到多元。同时,为实现农村均等化发展,各村以“五个一”产业为平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跨越。截至目前,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万元以上的村2个,50至60万元之间的村1个,40至50万元之间的村3个,30至40万元之间的村1个,30万元以下1个。
城乡环境越来越美。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统筹规划推进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累计新修通村路53.6公里、通组路80.9公里;新建安全饮水工程25处,解决了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巷道、广场等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成圣源安置小区和梨树、五峰安置点,共安置搬迁群众户7人。同时,积极落实教育、医疗、养老等扶贫和兜底政策,推动贫困群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创业有金融扶持,就业有指导培训,孩子能够就近入学等,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来源:陕西日报记者:赵杨博通讯员:刘鹏)编辑:刘洋
责编:唐亮
审核:朱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