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麟游,我原本对慈善寺石窟并没有多少兴趣,因为过去曾看过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心想这儿的小石窟能有什么,论规模、论艺术焉能与云岗、龙门相比!只是恰好它处在去石鼓峡的必经之路上,撸草打兔子,顺便一看而已。
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宝鸡麟游县城东六公里的漆水河畔。出麟游县城向东至国道折向北,约1公里多向右,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石牌坊,上面写着慈善寺,路边有一个宣传牌,上面介绍慈善寺石窟始凿于隋文帝时,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续凿扩修。它是隋唐皇帝避暑时礼佛的宫廷寺院。穿过石牌坊,沿着漆水河前行约两三公里,就到了慈善寺。其地鸟鸣林樾,山环水绕,一派和谐祥肃的气象。
麽想到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参观了慈善寺石窟,我发现了它三大奇妙之处。
一妙是惊诧于其石窟雕刻之美,竟然是唐时石窟雕刻的模板。
慈善寺石窟分布于漆水河边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第一窟为隋时所建,第二窟是唐高宗时期所刻,这两窟佛像面容祥和,袈裟衣带线条流畅自然,法体丰满圆润。第三窟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块千佛石雕碑,虽然佛像较小,有些磨损风化,但依然可以看出雕刻细腻精美,据说是北朝时期的,从别处发现移至此处。这三窟外建有木质阁楼和门。再往南走,石壁上的石窟都暴露在旷野,有一些佛像损毁了,但仍然有些佛像比较完好,面容柔和、体态端肃,雕刻刀法工妙巧绝。这些佛窟大都是唐高宗时期的作品,被做为建造其他石窟时的范本。史载,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慈善寺佛舍遭大水毁坏,后多次修复。
二妙在于第二窟主佛形状给人以很高深神秘的感觉。
第二窟主佛高约五米,右手前举,屈无名指,掌心有一圆,左手前深微握,掌心托火焰宝珠。这种雕刻形状不知是何寓意?给人一种高深神秘的感觉。另外,在窟的下部,左右各有一小型石龛,右为一佛两弟子,左为一佛两菩萨,雕刻依然面容饱满,刀法洗练。只是佛像稍损,一菩萨头被敲掉,不知是毁于古时还是现代,給今人徒留下一些遗憾在心间。
三妙是它的寺名。
慈善二字虽说现在耳熟能详,却常常是和西方的慈善事业联系起来,好像是泊来品的感觉。
在古汉语中,慈字和善字常见,慈者,爱也,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两个字组成慈善这个词却好像不常见。此寺以慈善为名,表达了隋唐时期统治阶级在民间播撒慈爱仁善的主流价值观,也正是这种值得倡扬的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观,才为隋文帝统一天下、唐王朝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个寺名也证明了慈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并非是西方的专利。
游览慈善寺石窟,我赶脚唯一的遗憾就是设施太过简陋,景区建设需要提升,这一点和四A五A景区无法比肩。暴露于外面石壁上的佛像缺乏保护措施,整个景区内未看到保安或工作人员巡视,好像也没有看到监控,游人可以随意走到石壁前抚摸佛像,一些佛像的头被敲掉了(当然可能是过去毁损的),这使我联想到一些作家、画家、艺术家个人收藏的佛头,可能就是有人盗敲了石窟或寺院的佛头,才造成了文物的毁损和流失。我不仅有些担心,有些人会不会临此起意,盗敲石刻呢?景区道路、绿化很简单,漆水河在景区处形成了一个由北向东南的拐弯,河水碧澈无波,如果整体和景区规划改造成景观应该是十分漂亮的,但眼下就是简单的水泥护堤。出来时,我向门口收费的工作人员说应该向领导建议加强保护措施,他说,已经制定了保护计划即将实施。
麟游,慈善寺,我还会再来的,希望下次再去参观时,会有全新的感觉吧。
隋时所建第一窟主佛
唐高宗时所建第二窟主佛,右手前举,屈无名指,掌心画圆;左手前伸微握,掌托火焰宝珠
第二窟下左龛一佛两弟子
第三窟千佛碑
裸露于外的佛窟
南侧石壁上这座石窟佛像整体还是完整的
虽然头部缺损,但依然可以看出洗练的雕刻刀法,细腻的人物细节
有些佛像整体被毁,令人惋惜
观察一些石窟,一些佛像是岁月流逝而损毁的,可能是水毁,也可能是风化。但一些明显是人为损坏的,不知是恶意的,还是偷盗所致。
今日的漆水河碧波如镜,与石窟相安祥和。可誰会知道,近千年时,在暴雨倾盆之际,它却如脱缰野马,咆哮着越过河堤,冲毁了西岸的佛窟。历史就是这样让人难以预料,所以佛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
人言大树底下好乘凉,但静静的石凳、石桌却好寂寞!遥想千年之前,帝国的皇家、贵族车马华服,聚此礼佛,何等热闹!
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楼塌了,无论是某些个人,还是地物、国家,历史永远都是起起伏伏,徒留下多少遗憾,让后人嗟叹!
作者/来源:终南山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