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听一曲大风歌陕西华圣现代农业

“望鲁弘儒大剧开,燕伋新妆登国馆”。两千年前,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燕伋,在陕西省宝鸡千阳县建造“中华尊师第一台”——望鲁台;两千年后,望鲁台成为了“矮砧苹果种植之乡”——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地处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的千阳县,北依千山,南临陇山,千河穿境而过,素有“七山二塬一分川”之称。如今,这里依然生机蓬勃,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丰收的喜悦

在陕西,矮砧苹果已经成了千阳县的一个代名词。近年来,乘着陕西苹果“西进北扩”的东风,“千阳模式”风生水起,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

雨后初霁,记者走进“千阳模式”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千阳基地,看到了一个令人心醉的场面:苹果树交织而成的“苹果墙”,像一排排整齐站姿的战士,微风吹过,树影婆娑,上面还挂满了累累的硕果……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正如在宝汉高速公路千阳南寨出口,立起的几个醒目大字:“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宝鸡苹果,一果见中国”

9月10日,在广州市举办的宝鸡特色果蔬粤港澳大湾区推介展销活动上,陕西省宝鸡市首次发布了宝鸡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宝鸡苹果,一果见中国”。

宝鸡历史文化悠久,“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形式,出现在出土于宝鸡的国宝重器——“何尊”上。“看中国,来宝鸡”,宝鸡苹果产业也就延伸出品牌的美好联想,经过多年精心雕琢,打造出宝鸡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宝鸡苹果,一果见中国”。

▲千阳县副县长屈文刚

“宝鸡苹果”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制胜”的背后,是“千阳模式”的“样本创新”。“作为宝鸡发展苹果产业的典范,千阳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之一,是陕西省果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宝鸡市千阳县副县长屈文刚表示,千阳县抢抓国内苹果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瞄准矮砧集约化世界苹果产业发展新方向,坚持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道路,聚力打造“丝路果都、有机千阳”。千阳先后荣获中国苹果强县、中国苹果苗木之乡、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十强县,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农业品牌“金麒麟奖”。

目前,千阳全县矮砧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成为国内最大的矮砧苹果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透过一颗千阳红苹果,见到的是深厚的人文历史、独特的自然资源、创新的种植科技、香甜的风味品质、绿色的集聚融合,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文明、现代的中国故事、未来的中国梦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果园要高产,管理是关键。我这个果园里的‘老司机’,也遇到了‘新问题’,单凭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行了,要靠新技术才能种出好果子。我家有5亩苹果园,估计今年每亩能产红富士苹果斤,大概能赚上5万多元。”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果农赵润德告诉记者,他家的果园经历了几次改良,从乔化秦冠老果树,到半矮化红富士新品种,这样的“调结构”,就意味着“提品质”,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华圣常务副总经理孙彦永

“补贴力度很大,60块钱的苗子,我个人只掏10块钱,这个水泥柱、钢丝、竹竿、滴灌管,这些东西全部由政府给咱补贴。加之背靠华圣等‘大树’,由企业给我做技术指导,我心里更有底气!”千阳县南寨镇千塬村果业种植大户魏小杰,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魏小杰口中的“大树”,就是指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以下简称华圣)。为了把发展苹果产业这件好事办好,千阳县还专门组织了华圣等果业龙头企业,给魏小杰这样的果业大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技术总负责史继东

“自根砧苗木种植主要掌握三个步骤,一是苗木浸根,充分吸水;二是根系入土均匀分布,覆土踏实;三是首次灌溉充分,根系完全吸水,保证成活。”见到记者时,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圣子公司)生产部苗圃主管郑少森,正在指导农民自根砧苗木的种植要领。连日来,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组织技术分队,举办矮砧苹果苗木技术培训现场会,帮助村民开辟了一条种植矮砧苹果的脱贫路。

据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小卫介绍,郑少森通过大胆试验,勇于创新,改进了种苗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他刻苦钻研苗木繁育技术,使苗木有效分枝数量达20个以上,使得种苗生产更加标准化。三年来,郑少森与苗圃生产技术团队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使苹果种苗优质率达80%以上,处于行业内优先水平,为矮砧密植种植者提供了良好的种苗基础。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初秋时节,记者一行穿行于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千阳基地,两旁的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片片大红的、浅绿的、泛黄的苹果方阵送入眼帘,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果香直扑心脾。果树攀着支架长、水肥顺着管道滴、防雹网树顶张、灭虫子灯光诱……大家目之所及,皆刷新着对现代农业概念的认识。特别是次年结果、三年丰产和5-6吨的亩产量,更让人震撼不已。

▲华圣果业千阳矮砧密植苹果种植基地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就是要‘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宝鸡华圣示范中心副经理闫超,常年身处生产一线,他通过刻苦钻研。首次使矮砧密植模式达到亩产万斤,同时积累了充分的经验,使矮砧密植模式更加标准化。5年来,他与果园生产技术团队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使苹果达到优质、高产,为矮砧密果园提供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帮助更多的群众实现脱贫,近年来,华圣领导班子出实招,干实事,搭建市场平台,建立企业合作的新路径。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合作,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千阳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李丙智教授为技术顾问及技术指导,采取“政府+院校+公司+农户”新模式,政府提供苗木补贴,院校技术支持,公司跟踪服务,农户订单种植。

▲华圣气调库

“华圣千阳矮砧密植苹果基地的自根砧苹果苗木,一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回本,五年果园亩产4至6吨,比传统果园早结果3至4年,亩产高出2至3倍。目前,华圣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千阳建立自根砧苗圃多亩,建立自根砧苹果示范园4万亩,让自根砧苹果苗木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利器’。这种矮化密植栽培技术,高产、优质、成本低,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苹果产业转型的趋势。”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技术总负责史继东如是说。

“苹果墙”,折射中国果业“将来时态”

如何低成本种出好果子,推动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枚苹果的供给侧改革,正在果园里进行。

▲宝鸡华圣示范中心副经理闫超

“乔华苹果树总是高高大大,枝丫从四面八方伸向天空。但这种树形并不容易管理,果农在修剪、喷药、采摘等很多环节,都需要搬着梯子来来回回移动,很多时候很不方便。一些被遮盖的苹果,不能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这会影响苹果的外观和甜度。”史继东告诉记者,矮砧密植的模式,也被称为“千阳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果农站着就可以直接进行剪枝和采摘,几乎所有的果实都在一个平面上,能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减少了此前落果的数量,甜度还很高。用很少的除虫药量,就能喷洒得非常均匀。农药用量的减少,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在果园里站在地上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比起高大的苹果树,打理起来更容易,成本也更低。

也许,记者眼中的“苹果墙”,就是中国果业未来的模样。

“让全球的消费者吃到最好的苹果”

目前,华圣从意大利荷兰引进了苗木种植机、起苗机、锯末覆盖机、锯末清理机、果园弥雾机、混药剂、割草机、果园多功能操作平台、专用拖拉机等苗圃基地配套设备30余台,其中20余台设备为国内首次引进。各类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的优质品种接穗、砧木接穗、分枝大苗已销售到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山东、四川、云南等地。

▲宝鸡华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苗圃主管郑少森

华圣常务副总经理孙彦永告诉记者,“我们发现,瑞雪、瑞阳这两个品种不错,抗性也比较强,可以说既有‘颜值’(外观)又有‘内涵’(口味)。下一步我们打算推广一些这样的国审好苹果。‘让全球的消费者吃到最好的苹果’是华圣的产业理想,目前华圣苹果已远销到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长时间在鲜果行业的耕耘,我们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更清楚全球范围内哪些鲜果品种更适应中国市场。我们充分发挥我们对行业的敏感性和强大的跨国公司间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各种无形资源,为我国苹果种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贡献。”

时下,千阳大地上,从企业到大户,从试验站到示范园,到处涌动着苹果产业强劲发展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苹果13万亩,建成国际一流的全自动分拣线、2万吨果品贮藏气调库和清谷田园果蔬汁加工厂2条生产线,苹果田间大学培训中心、苹果主题公园,形成了苹果种植、苗木繁育、加工分拣、休闲观光等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苹果墙”利于机械化采收

展望未来,千阳县副县长屈文刚表示,今后,要继续打造乡村振兴的“引爆点”和世界认识千阳的“金名片”,实现了苹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因为,“千阳模式”又一次新的腾飞机遇,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闫瑜涛

编辑:张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