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6月,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常丰镇的果园里一派生机勃勃:苹果树枝繁叶茂,树下的滴灌水管整齐划一,果树喝上了东沟河水;群众在果园里劳作,施肥除草、拉枝塑型,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麟游县地处宝鸡市东北部,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曾经,缺水是当地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更是农民的心头之殇。
兴水惠农,润泽一方。梦想照进现实,得益于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援建的常丰镇农业灌溉工程。
这一工程的建成,实现了引水上塬,破解了当地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万亩有机苹果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更有效解决了附近群众的就业难问题,为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水之困
“听水响,望水流,一年四季为水愁。”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是麟游县缺水状况的真实写照。
麟游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仅为毫米,且多集中在7月至9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加上当地沟壑纵横、坡陡川狭的地貌,想要把水留住,十分困难。
因此,麟游“喊渴”,不无道理。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蓄水工程少,控制性工程更少,蓄水能力弱,大量雨水白白流走。只有把用水问题解决好,才能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麟游县水利局局长张怀林介绍说,对于当地而言,破解资源性缺水和功能性缺水难题的关键,在于建设水源工程。
好钢用在刃上,帮人帮到点上。当地农业用水难问题,因陕西中烟的帮助而得到缓解。
年5月,陕西省国资委有效整合国企资源,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动员55家驻陕央企、44家省属企业,通过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组建了9个助力脱贫攻坚国企合力团,积极对接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
责任烟草,普惠于民。作为宝鸡合力团的副团长单位,陕西中烟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与麟游县政府沟通对接,经实地勘察后,确定以捐资万元的形式帮扶常丰镇建设农业灌溉工程。
该工程以武申河支流东沟河为水源,包含拦水坝1座、泵站2座、电力线路2.1千米、输水管道3.1千米、立方米蓄水池2座。
受地形限制,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但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加上陕西中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跟进协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自年2月23日开工建设,当年6月10日就全部完工并通水运行。
解了水之困,当地发展产业更有底气了。在规划建设灌溉工程的同时,麟游县政府积极对接陕西果业集团,在常丰镇建设了万亩有机苹果产业示范基地。
一座灌溉工程,改变的是一个地区的整体面貌,展现的是陕西中烟为民解难、助力脱贫的责任与担当。“得益于灌溉工程的建成,常丰镇苹果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产业的有序发展,不仅让当地群众获得了土地流转费,还带动了贫困户就近就业。陕西中烟援建的农业灌溉工程,是名副其实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常丰镇党委副书记郝扬说。
润民之心
有了水,就能发展产业,受益最大的是周边百姓。
6月21日,陕西果业集团麟游果业公司常丰农场的生产主管许东科正组织在农场务工的农户对果树进行浇水、塑型。
48岁的许东科家住常丰镇常乐村。以前靠种小麦、在周边打零工谋生,如今成了一名“白领”。
“我们这个地方位于塬上,以前以种植小麦为主,只能靠天吃饭,亩产也就三四百斤。如果想要浇水,只能用肩挑、用车拉,费劲得很。”许东科介绍说,多亏了陕西中烟援建的灌溉工程,让旱塬地变成了水浇地,保障了果树用水和苹果品质。
时间回到年。
当年10月,当地有机苹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拉开序幕,许东科来到常丰农场打工。修路、整地、规划果园……他逐渐成为果园管理的一把好手。
因为工作出色,许东科被聘为生产主管,全面负责常丰农场的日常管理。“当生产主管每月有元的收入,把土地流转给果业公司每亩每年能收入元。一年下来,总收入能有近4万元,还很稳定。”许东科说。
现在,收入稳定的许东科不仅脱了贫,还谋划着一份产业。“等苹果产业成熟稳定后,我打算从农场承包亩土地自己发展苹果种植,这样收入会更高,一家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许东科笑着说道。
在常丰镇,像许东科这样实现就近就业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据介绍,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在苹果产业示范基地务工。“之前没脱贫的群众依靠务工脱了贫,脱了贫的群众有了更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常丰镇下辖的8个村也于年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烟草行业的援助,在当地水利建设和脱贫攻坚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郝扬说。(亓鹏胡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