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凤县,近年以系统化治理、会战式清零、闭环式管理、提升化培育的强力举措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催生出的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夯基垒台、厚植优势,让这个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的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底色擦出高光、全域旅游凸显高质、产业发展扬起高帆、群众收入实现高涨。
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主抓、一张图引领、一盘棋部署,9镇66个村对标省市县标准,从清运常年积存垃圾、清淤河塘沟渠、清理农业废弃物、清除残垣断壁开始,先易后难,逐步向清洁房前屋后和国省干道延伸,统筹规划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换颜,以水、电、路、气、信提升配套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使整治后的人居环境中看更中用,村民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清洁村庄表象上看是改变卫生习惯,实质上却是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进而实实在在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
凤县突出清洁村庄“打底子”,净美庭院“上面子”的思路,按照沟塘洁净、巷道通透、空地平整、杂物集中堆放、公厕维护干净、污水暗渠排放的要求,集中开展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扫垃圾、清三堆、治乱象大扫除。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痼疾限期整改,销号管理,直至彻底清零。始终把建章立制、定规立矩作为鲜明导向,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对口指导、镇村主抓主建联动协作机制。县级四大班子领导以上率下,每月数次深入清洁行动现场,督促逐镇逐村达标过关。领导蹲点负总责、包抓干部驻村将责任扛上肩,有效确保了任务清单一对一、排疑解难点对点、督导考评事对事、责任追究人对人,把参与干部像钉子一样钉在村庄清洁主战场上,使列入整治的每个重点项目有人跟、重要部位有人盯、反映情况有人应、重大事项有人管。串点成线、精准发力、融合共建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村庄清洁让村容村貌犹如施了魔法,原本质朴无华的村子焕发出既想多看几眼,又忍不住想留下来的冲动。马场村善于从细节上营造亮点,见缝插绿、见空造景,利用风车、犁头、大水缸、背篓竹筐等老农具点缀村庄。怡人的环境、抢眼的颜值,成为远近闻名的游客打卡地。永生村充分挖掘岭南长寿村资源禀赋,再现长寿井等民间传说,打造了驰名的荷塘月色美景,满眼尽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归的田园诗境画意,久违的乡愁被瞬间点燃。东河桥村背靠秦岭,徽派民居古色古香,山林湖水相映相衬,成为省道边靓丽的风景,都市人纷纷选择到这里休闲避暑。不少村子在“洗脸”中创造性推出结对联包、门前五包责任制,用一日五问、每月一评巩固清洁成果,既管当前又利长远。
给村庄美容最忌生搬硬套,千村一面。为了不负“水韵江南、七彩凤县”的自然馈赠,县上十分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精做优培育特色、转化利用、营造精品大文章。县主要领导分批次带领镇村干部赴周边县区借鉴学习清洁整治经验。通过“取经”进一步拓宽镇村干部视野,集中解决清洁整治怎么干、干什么、达到什么效果的现实问题。心里敞亮,干劲就大、动作就快。镇村活学活用先进经验,克服等靠要思想,在就地取材,巧手打扮上赛本事、亮绝活。无论是“小家碧玉”的婉约型,还是“大家闺秀”的典雅派,都十分注重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打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牌,让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洁净的村庄靠群众打理,更靠群众维系。县上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从根本上实现了“要我做”到“我要做”、“催着干”到“争着干”、“领着走”到“大步跑”的嬗变,爱美比美蔚然成风,创意设计层出不穷。村规民约、家风家训这些村子的文化根脉润物无声、生生不息。
不管是造、还是添,不论是埋、还是栽,都要花钱。县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3亿多元为日常保洁、样板村奖励、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埋单,占到县财政支出的12%。
没有等来的成功,只有拼来的精彩。今日凤县,全域农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的转换风疾帆快、亮点频现。
作者/来源:全国农村人居环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